吴冠中的艺术及市场走向

牟建平   发布时间:2010-08-08 来源:美术报

    6月25日,一代绘画大师吴冠中先生离我们远去了,但他在中国画创新上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却永远值得我们珍重,他对当代艺术品市场的超人影响力也足以令人叹服。

  在当代中国画坛,吴冠中堪称是一位十分复杂但颇具影响力的人物。在艺术上他敢于创新,他创新发展的“彩墨画”前无古人,独树一帜;同时他也是位“市场明星”,他的画作在海内外拍卖市场上屡创天价,成交不菲;此外他更是一位“热点人物”,直言不讳,每每引发激烈争议。所以,吴冠中一直是位不折不扣的“焦点”人物。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,在当代书画行情整体徘徊不前少有亮点时,吴冠中的作品在拍场上仍旧呈上涨坚挺之势。在今年6月刚结束的2010年北京翰海春拍上,一幅吴冠中油彩画《长江万里图》以5712万元的惊人高价成交,创造了当代画家拍卖的新天价,成为第一个突破5000万元大关的当代画家,堪称艺术品市场上的一段传奇。

  学术评价堪“大师”

  谈到吴冠中,首先无法回避对他的学术评价。吴冠中在当代画坛到底是一个什么位置?在近百年中国绘画史里究竟是一个什么角色?研究吴冠中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搞明白。

  我认为,吴冠中毫无疑问是当代中国绘画界首屈一指的大师。放在百年画坛里,也应有其一席之地。这一点,不仅画家吴冠中本人是自信的,笔者坚信历史也会做出公正的评价。

  应该清楚,给吴冠中带来“大师”地位的显然不仅是他的油画,而更多地是给他带来很大争议的“彩墨画”。严格说,吴冠中的油画并不差,但凭此赢得“大师”地位还远远不够。熟悉百年美术史就会知道,在中国靠油画扬名立腕的大师凤毛麟角,远不能同中国画相比,毕竟油画还是一个只有百年历史的“舶来品”。

  中国画在吴冠中以前,还是以“笔墨”、“传统”、“文人画”主导江山,但吴冠中一出,却用他的“彩墨画”将这些统统颠覆了!在吴冠中之前,他的老师林风眠在“中西合璧”改造中国画方面曾做过不少有益的创新尝试,但吴冠中的“彩墨画”无疑走得更远!在“色彩”和“构成”的探索上,吴冠中的成就比林风眠更大一些。

  中西合璧“彩墨画”

  很多人认为,吴冠中画的“彩墨画”根本就不是“中国画”,因为画中完全没有一丝半点传统笔墨技法表现可言。有的画家斥之为“水彩画”,有的则讽之为“三不像”,拿着板刷胡涂乱抹一气,更有的干脆骂他“玷污中国画”。这些年,吴冠中的“彩墨画”在绘画圈里确实一直伴随着很大的争议。

  搞明白这个问题,必须弄清楚,中国画风格的创新大体有两种,即“画种内的创新”和“画种外的创新”。所谓“画种内的创新”,即画家发明一种自家“皴法”,如傅抱石的“抱石皴”;或形成一种流派和样式,如李可染的“李家山水”;或独创一种新的技法,如陆俨少的“勾云法”等。这些都无外乎在画种内“变来变去”。另一种创新就是“画种外的创新”,即从其他外来画种中寻找手法、汲取营养。吴冠中的“彩墨画”就属后一种。

  我们不能只肯定赞美“画种内的创新”,而对“画种外的创新”大加排斥否定。徐悲鸿曾给中国画创新注入了“写实”、“素描”的血液,而吴冠中则给中国画带来了“色彩”和“构成”的活力。吸收借鉴其他画种的长处,只能使中国画改革的路越走越宽,要允许画家大胆尝试,拿板刷在宣纸上创作当然也可以是“中国画”,工具不是问题,关键是水平。高其佩的“手指画”难道不是“中国画”吗?所以我认为,排挤借鉴“外来画种的创新”,带着狭隘的“门户之见”,是一种无知浅薄的表现。

  应该看到,在国内凡“画种外的创新”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获得承认的。早年林风眠的“中西合璧”曾备受非议,但现在谁还质疑他的画不是“中国画”呢?吴冠中的“彩墨画”也同此理。什么叫“正宗的中国画”?这种提法本身就很幼稚无知!吴冠中的“彩墨画”是一种新中国画,它不强调“骨法用笔”,它突出色彩、水墨、对比、构成,是一种“中西杂交混血”, 但表现的仍然是正宗的“中国情调”。它不追求雄浑博大,江南风景,小桥流水,照样可以出大师嘛!“中国画”决不该是一个标尺,一种风格,那样的话,“中国画”早灭亡了。“红色经典”古代有吗?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不是出现了,古代的中国画什么时候出现过钢厂、大坝?题材和工具,都是可以变化的,千古不变的是中国画的“神韵”。没有了神韵,所谓“传统”,也是“伪传统”,这样的伪国画当今并不在少数。

  站在发展的角度看问题,吴冠中的“彩墨画”当然是中国画,而且他独树一帜的彩墨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将占有非同寻常的地位。

  市场行情趋稳定

  吴冠中的画, 2004年以前在香港虽然有行情,但在国内尚没有真正联动。国内真正开始启动升温应该是在荣宝2004秋拍和2005年春拍相继推出吴冠中专场之后。2005年是吴冠中作品拍卖行情快速飙升的一年。这一年,北京荣宝春拍的《黄土高原》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,以1870万元高价成交;在2005年底的北京保利秋拍上《鹦鹉天堂》以3025万元再创个人拍卖成交天价,吴冠中从此在国内开始受到热烈追捧。

  2006年,在翰海秋拍上其纸本油画《长江万里图》以3795万元拍出;2007年北京保利春拍《交河故城》4070万元,秋拍油画《木槿》3920万元;2009年中国嘉德秋拍油画《北国风光》3024万元。据某网站不完全统计,吴冠中画作近年共上拍2400多件,成交1500件,总成交额达20.4亿元,在国内当代画家中排名第一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市场明星”。

  吴冠中的画作,在经过快速上涨后目前已趋于稳定。当前的拍卖市场行情基本上是油画每平方尺200万元左右,彩墨画(普通)每平方尺40万元,精品每平方尺80万元。这样一个价位,对于中国顶尖级画家来讲,并不算太贵、太离谱。尽管市场上拍卖的作品达2400件,但除去重复拍卖和赝品的数量,真品不过千幅左右,其中大尺幅画作不足百件,精品仅50件左右。更由于自上世纪90年代末吴冠中本人就不再卖画,流向市场的极少,目前市场流通的绝大部分都是上世纪80年和90年代的作品,六七十年代的作品较少,多是些油画。在经过充分的市场换手后,目前吴冠中的画作市场行情稳定性较高,抗跌性很强,未来精品的升值空间依然不小。

  未来鉴定成难题

  由于国内尚缺乏权威的鉴定体系、机构和专家,所以在世画家作品的鉴定目前还主要依赖画家本人,吴冠中也不例外。

  健在画家出全集的国内屈指可数,《吴冠中全集》的出版为其个人作品真伪的鉴定起了不小的作用。吴冠中作品年鉴的出版也是鉴定作品的一大依据。但图录只是一方面,毕竟造假者可以照猫画虎仿造克隆,要知道引起打官司的油画赝品《池塘》当初也是有假图录出版物“护身”的,所以吴冠中画作的鉴定未来还是一个悬案。在吴冠中生前,买家买假了还可以找吴冠中先生本人来鉴别真伪,现在吴先生故去了,谁来鉴定呢?这个问题恐怕没人回答。所以,吴冠中作品的鉴定在他逝去后必定是一个棘手的大问题,也注定将在艺术市场上引来许多是是非非。

特别声明: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。
推荐图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