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中离世 风骨永存

欣华 汪涓   发布时间:2010-08-07 来源:深圳特区报

     6月25日,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京病逝,享年91岁。他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,也是二百年来第一个入选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的中国人;他作品总成交额达17.8亿,在中国画家中仅次于齐白石,但他常常一把火烧掉不满意的作品;他晚年言论犀利,针砭时弊;他是集画家、美术教育家、散文家之大成于一身的大师,他的画作、他的风骨、他的真性情值得我们怀念……

  清华大学26日发出讣告称:我国杰出艺术家,艺术教育家,中国共产党党员,第八、九、十届全国政协常委,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,法兰西学士院艺术院通讯院士,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,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同志,因病医治无效,于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在北京逝世,享年91岁。26日从清华大学新闻中心获悉,遵照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生前遗愿,将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,不开追悼会,清华大学近期将举行吴冠中教授追思会。据了解,清华大学已成立吴冠中教授治丧工作小组,校领导已到吴先生家中看望慰问其家属,对吴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。

  敢于讲真话不怕得罪人

  作为一位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的人物,吴冠中不仅在中西方艺术融合的实践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同时还对我国当代美术发展的进程产生过很大的理论影响。但吴冠中先生也因为喜欢直言,常会得罪人,也因此成为艺术圈中的焦点人物。从探讨中国画理论的“笔墨等于零”,到批评艺术体制的“美协和画院养了一群不下蛋的鸡”,吴老每次“发言”都会伴随一场更大的争议。吴老生前对这些争议并不以为然,他说,自己年纪大了,要把该说的话说完。“艺术圈中再没有人像吴冠中先生一样敢于讲真话,不怕得罪人。他这样做,其实是出于对艺术、对自己的作品和对国家的责任心。”上海美术馆馆长李磊如是说。

  据知情人士透露,吴冠中先生罹患癌症其实已经有几年时间,但他从不与外人说起自己的病情。相反,在公开场合,他总是神采奕奕的样子,让人不能相信这是一位年届九十的老人。而谈起吴冠中时,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他动辄数千万元的拍卖高价纪录,而难以想象这位艺术大师就住在方庄一个不起眼的塔楼里,穿着朴素得与任何一位退休老人无异。每每接受媒体采访,大家都挤在狭小的会客厅中,转身抬手都很局促的样子……就在不久前,吴冠中先生还说“我不想像其他退休的人那样,天天养花、遛鸟、打牌、下棋。现在我器官老化使不上劲,但我的思维和情感还很饱满,我坚持画画写文章,读书看报,我内心还有很多东西要表达。”但是,这样一位活在性情之中的艺术家就这样静静地走了,据说,他离开得很安详。

  作品成交额仅逊齐白石

  吴冠中画作一向是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“宠儿”,拍卖价格屡屡创出新高,甚至高达数千万元。2007年,吴冠中的《交河故城》在保利春拍上以4070万元天价成交,创下当时内地当代艺术家国画拍卖的纪录。2009年,吴冠中画作《北国风光》在北京嘉德秋拍“新中国美术”夜场中以3024万元成交,此画拍卖所得全部用于桑梓助学基金会资助特困大学生就学。另据报道,在今年6月举行的翰海2010春季拍卖会上,吴冠中1974年作油画长卷《长江万里图》经过多位买家数十回合的激烈竞逐,以5712万元成交。

  2010胡润艺术榜上,91岁的吴冠中以2.2亿元排名第二。据统计,自2000年以来,吴冠中各类作品总成交1417件,均价高达125万元。他17.8亿元的总成交额,在中国古今所有画家中,仅以0.4亿元之差逊于齐白石。

  画作多无偿捐献

  与很多文化界名人去世之后引发遗产大战不同,吴先生把自己的一大部分精品财富无偿捐给了各类公共美术馆,并半开玩笑地告诫子女“我不是你们的摇钱树”。吴冠中的儿子吴可雨透露,虽然吴冠中的画作在市场上价格很高,但吴冠中最大的心愿和追求是让大家欣赏其画作,因此坚持不把最精彩的作品出售,而选择捐给公立博物馆。

  上海美术馆曾于2009年举办《我负丹青——吴冠中捐赠作品展》,共展出160件吴冠中捐赠给上海美术馆、中国美术馆、新加坡美术馆、香港艺术馆和江苏省美术馆五家海内外公立美术馆的重要作品。此后不久,吴冠中向中国美术馆捐赠36幅作品。中国美术馆按照相关规定,对向国家捐赠作品的艺术家做适当奖励,而吴冠中谢绝了国家的奖励,坚持无偿奉献。就在6月25日当天,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宣布,中国当代画家吴冠中再赠5幅水墨作品给香港艺术馆作永久收藏作品将于7月23日在香港艺术馆举行的“独立风骨吴冠中捐赠展”中亮相。(欣华 汪涓 北青)

  语录:

 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,其价值等于零。笔墨的发展无限,永远随思想感情之异而呈新形态。笔墨属技巧,技巧乃思想感情之奴仆,被奴役之技有时却成为创新之旗。

  我有两个观众,一是西方的大师,二是中国老百姓。二者之间差距太大了,如何适应?是人情的关联。

  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,不分东方与西方,好比爬山,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,在山顶相遇了。但是有一个问题:毕加索能欣赏齐白石,反过来就不行,为什么?又比如,西方音乐家能听懂二胡,能在钢琴上弹出二胡的声音;我们的二胡演奏家却听不懂钢琴,也搞不出钢琴的声音,为什么?是因为我们的视野窄。中国画近亲结婚,代代相因,越来越退化,甚至变得越来越猥琐。

  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,大部分是画匠,可以发表作品,为了名利,忙于生存,已经不做学问了,下苦功夫的人越来越少。整个社会都浮躁,刊物、报纸、书籍,打开看看,面目皆是浮躁;画廊济济,展览密集,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,不如说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,哗众唬人,与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。

  (据北京青年报)

  吴冠中笔名“荼”,中国当代著名画家、美术教育家、散文家。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。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,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,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。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。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、清华大学建筑系、北京艺术学院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。

  吴冠中生前曾获得法国文化部授予其“法国文艺最高勋位”。1992年,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,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“吴冠中——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”展览,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《小鸟天堂》。2000年,吴冠中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,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,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。

  经典事件

  炮轰美协:美协的权力太大了

  吴冠中一辈子都在求一个真字。在美术界,他出了名的敢说敢当。比如,他曾炮轰美协等机构。他认为,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养着诸如美协、画院这样的官方艺术组织,花了多少钱却没有作品出来,就好像养了一大群鸡却不下蛋,应该取消这些机构,或者停止财政拨款,让它民间化。在吴冠中看来,现在,美协的权力太大了,制约了画家的创作,美协现在做的许多事情,对美术家不公正,有些人对艺术的评价完全脱离了艺术本身,掺杂了太多其他的因素。在不良风气影响下,搞艺术的人不再专心创作好作品。很多画家都想进美协,千方百计与美协官员拉关系、拍马屁,进入美协后努力获得一个官职,有一个头衔,好去办展览,或者进画院吃皇粮当专业画家,把画价炒上去。

  谈大师:一百个齐白石抵不上一个鲁迅

  虽然艺术成就享誉世界,但吴冠中非常自谦,正如其自传的书名“我负丹青”,觉得自己虽然搞了一辈子的丹青,却并没有画好。他坦承,自己“下辈子不当画家”:“越到晚年我越觉得绘画技术并不重要,内涵最重要。绘画艺术毕竟是用眼睛看的,具有平面局限性,许多感情都无法表现出来,不能像文学那样具有社会性。在我看来,100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的社会功能,多个少个齐白石无所谓,但少了一个鲁迅,中国人的脊梁就少半截。我不该学丹青,我该学文学,成为鲁迅那样的文学家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是丹青负我。”

  假画风波:亲手鉴定伪作原告仍败诉

  近年来,在拍卖市场上,仿冒吴冠中的伪作一直不断,打假成了吴冠中头痛的事。2005年12月,在翰海拍卖公司举办的油画雕塑拍卖会上,苏罗敏女士以253万元从书画收藏家萧富元手中,买下了一幅署名为吴冠中的《池塘》油画。2008年7月,吴冠中亲笔鉴定此画为“伪作”。苏女士将翰海公司和该画的原主人萧富元起诉到法院。虽然吴冠中亲自做了鉴定,并题写了“此画非我所作,系伪作”,但并没有对这起诉讼起到任何作用。2008年12月15日,北京市一中院对此案作出判决,苏女士败诉。谈起此事,吴冠中依然难掩愤怒,直斥“很荒唐”。对于拍卖公司“不保真是惯例”的说法,吴冠中说:“拍卖行卖假,难道不用承担责任吗?国法还管不了惯例和行规吗?”他表示不愿再提官司了。

特别声明: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。
推荐图文